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2025年布克奖在英国伦敦揭晓,匈牙利裔英国作家大卫绍洛伊(David Szalay)凭借小说《肉身》(Flesh)最终获奖。
这是绍洛伊的第六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伊什特万从青少年到中年的人生历程。故事以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开篇,当时少年伊什特万与母亲同住在匈牙利的一处公寓,他被一位中年邻居引诱,陷入了一段充满羞耻与厌恶的关系。此后他经历了军旅生涯,移居伦敦,开始为超级富豪工作,并被全球资本的浪潮裹挟向前。

这部小说以凝练的文笔探讨了男性气质、阶级、移民、创伤、性与权力等主题。评审团主席罗迪道尔(Roddy Doyle)表示,评审们“从未读过像这样的作品”,“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是一部基调阴暗的作品,但读起来却令人愉悦。”
在一篇评论中,《卫报》将其形容为“一部关于终极之问的小说”,绍洛伊书写了活着的麻木与陌生感,“以近乎赤裸的笔触探索了欲望和自主性的局限”——身处血肉之躯的人如何随着时间缓慢前行,以及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相比于刻画内心的情感体验,绍洛伊更关注身体的需求和冲动,他在采访中表示,希望《肉身》能够“以某种方式表达我的感受:我们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身体经验,其他一切都源于这种肉身的现实。”
很多人会将《肉身》归类为探讨男性气质的小说。道尔介绍,这本书的书写对象是通常很少受到关注的工人阶级男性,“它向我们呈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男性,并引导我们探究他们外表之下的内心。”比如,许多男性从小被教导不能流泪,伊什特万就是这样的人。
这正是绍洛伊长期以来的写作兴趣,他着迷于男性气质、压抑、社会地位和性这样的主题,尤其是男性的失败。2016年,他曾凭借小说集《人不过如此》入围布克奖短名单,那同样是一本聚焦男性不同阶段生命经验的作品。

[英] 大卫邵洛伊 著张容 译
中信出版社 2018-4
在绍洛伊笔下,男性始终是失语的。《卫报》文学编辑、曾担任布克奖评审的贾丝廷乔丹(Justine Jordan)撰文指出,在《肉身》中,我们始终无法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想法、情感和动机,甚至直到小说结尾,我们仍不知道伊什特万的样貌,“我们只看到他人对他的回应、渴望和恐惧”,而伊什特万本人最常说出口的,只是一句平淡冷漠、不置可否的“OK”。道尔认为,这并不让人感到缺失——恰恰是语言的缺席让我们得以真正认识他,“我们知道他开始秃顶,因为他嫉妒另一个男人的头发;我们知道他在感到哀伤,因为连续几页都没有文字。”
这呼应了近期在文学界引发热议的话题:男性故事是否正在被忽视?界面文化曾撰文指出,过去15年来,出版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颖且具有活力的小说往往出自女性题材和作者,她们也更受到读者和奖项的青睐,相对应的,父亲身份、男性气质、工人阶级男性处境等主题则日渐被忽视。但现实是,随着特朗普再度胜选,以及《混沌少年时》等剧集热播,男性气质的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动态越发变得重要,有人开始呼吁了解当代年轻男性的内心世界。
绍洛伊的父亲是匈牙利人,他在伦敦长大,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曾从事金融广告销售工作,这成为他首部小说《伦敦与东南》(London and the South-East)的灵感来源。他也是继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一位在今年获得重要文学奖项的匈牙利裔写作者。
参考材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nov/10/david-szalay-wins-2025-booker-prize-for-dark-flesh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5/nov/10/booker-winner-flesh-david-szalay-biggest-metaphysical-questions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