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在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新时代人民教育论坛(2025)上,来自天津、山东潍坊等地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在作教育改革案例分享时,都讲到了在推进职普融通方面的地方实践。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表示,天津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产教融合法规,在14所学校试点综合高中改革,并畅通了中高本硕博成长通道。
在分享潍坊市“市县一体统筹县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经验时,山东省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提到,潍坊市深化职普融通,推动诸城超然中学、青州三中等4所县中在山东省率先开展职普融通改革试点,近3年为3299名学生架起学籍互转“立交桥”。
天津:推进职普融通,畅通中高本硕博成长通道
论坛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介绍了天津在打造现代职教体系方面的成果,并提到天津畅通了中高本硕博成长通道。
据罗延安介绍,天津及时修订职业教育条例,出台了全国首部地方性产教融合法规,率先推动了“一体两翼”改革,推动产教融合从“政策引导”迈向“法治保障”。同时,天津布局建设了1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2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0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打造了产教城融合智能体综合服务平台,深化专业对接产业、院校对接园区的双向赋能机制,实现以教强产、以产兴教。
不仅如此,天津还完善了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机制,高职专业对接主导产业比重达90%以上;推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基地等5大教学关键要素联动改革,超50%毕业生选择留津就业创业。
在推进职普融通方面,天津打通“中高本硕博”通道。罗延安表示,一方面,天津推动职普教育横向融通,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推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资源互通。在14所学校试点综合高中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
另一方面,天津畅通了中高本硕博成长通道:实施中高职系统化培养项目,高职本科联合培养运行顺畅;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设有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由此天津率先构建起“中高本硕博”贯通的技能人才梯度培养体系,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
此外,天津还探索拔尖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优质高职与应用本科开展联合培养,探索高校、职校、企业项目制联合培养,在市域联合体、行业共同体成员内实施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培养,为高职毕业生、企业一线员工打开专业硕士就读通道。
山东潍坊:市县一体统筹县中发展,开展职普融通改革
会上,山东省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霞表示,在国家“县中振兴计划”实施以来,潍坊市立足县中基本均衡实际,把“创优质、塑特色”作为主攻方向,市县一体统筹推进县中发展,并开展了职普融通改革试点工作。
王霞介绍,一方面,潍坊市通过“市县结合改革”,统筹关键资源配置。在学位统筹方面,潍坊市负责生成未来10年学位需求趋势图,组织各地“一县一策”制定新建扩建、内部挖潜、贯通共享3条路径,逐步补齐6万个学位缺口,保障所有县中顺利度峰。在人才统筹方面,聚焦县中书记、校长“关键少数”,市级教育、组织、财政、人社联合发力,建立了“提级管理、统筹使用、职级一体、按需调配”的新型人岗相适用人机制。同时延伸至县中师资余缺配置,建立市级“编制周转专户”,三年增配县中急需学科教师1237人。在办学统筹方面,潍坊市出台了全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意见,创新跨县域、跨学段的5个“1+N”联动办学模式。
另一方面,潍坊市“中考改革”统筹育人生态轻负高质。潍坊市创新评价体系,中考考试科目由11门减至6门,道德与法治考试调整为开卷,物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融入日常,体育与健康实行“过程+终结评价”,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坐标系”。创新招生机制,强化“县中县招”,将全市划分为9个招生片区,所有高中不得跨区域招生,严格落实不低于60%的指标生到校,各学校每年拿出15%名额招收特殊才能学生,严防掐尖招生、“超级中学”等情况。创新录取方式,鼓励县中开展均衡派位、登记入学、划片招生。
此外,潍坊市还以“双新改革”统筹特色多样发展。潍坊市实施特色高中、特色学科“双特计划”,“一校一品”打造特色高中28所、其中县中19所,全市省级特色高中、学科基地17所。同时,规范贯通培养,制定市县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规范化培养意见,依托潍坊一中等优质县中建设了贯通培养基地。
“我们深化职普融通,推动诸城超然中学、青州三中等4所县中在全省率先开展职普融通改革试点,近3年为3299名学生架起学籍互转‘立交桥’。”王霞表示。
本次论坛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聚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引领构建教育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有力的思想引领和舆论支撑。论坛设立了德树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国际传播6个平行论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