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体偶联药物(ADC)热度持续攀升的当下,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迎来新一轮重塑。由于ADC研发横跨大分子与小分子两大领域,涵盖复杂的偶联、连接子设计及工艺开发,其研发壁垒远高于传统生物制剂,产业链外包率已超过70%,由此催生出CRDMO快速扩张的蓝海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4%。
在这条高景气赛道上,国内Biotech正逐步走向全球舞台。与以往依赖单一管线的传统模式不同,一批平台型企业凭借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加速出圈,成为跨国药企的合作首选。百奥赛图(02315.HK)便是其中的代表。
技术为基:全人抗体平台构筑行业壁垒
成立于2009年的百奥赛图,最初以模式动物业务切入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十余年积累,公司已建立超过4390种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其中近三分之一为靶点人源化小鼠,用于创新药的药效和安全性评价。这一业务奠定了公司在临床前CRO市场的技术优势,也为后续布局抗体药物发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真正让百奥赛图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的,是其自主研发的RenMice系列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该平台涵盖RenMab、RenLite、RenNano、RenTCR mimic等子平台,能够生成高亲和力、低免疫原性的全人抗体,适配单抗、双抗、ADC、纳米抗体等多种结构类型。基于此,公司在2020年启动“千鼠万抗”计划,围绕1000多个潜在靶点建立起超百万全人抗体分子库,形成高度标准化的“抗体货架”。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新药研发早期的试错成本,也显著提升了抗体发现效率。
如今,百奥赛图已与全球前十大药企中的七家建立合作关系,累计签署约280项抗体分子转让或开发协议,仅2025年上半年新增合作就达80项,同比增长60%。在全球创新药BD频繁刷新纪录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千鼠万抗”的独特优势,成为国内外药企抢占新靶点的关键合作方。
成绩验证:营收高增,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在资本市场普遍聚焦Biotech“盈利难题”之时,百奥赛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根据中期业绩,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51.5%;净利润480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且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毛利率保持在74%以上,经营现金流净值超2亿元,显示出强劲的自我造血能力。
驱动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两大核心业务:
靶点人源化小鼠业务:上半年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高达79%,持续作为稳定的“现金牛”;
抗体分子转让开发业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8.1%,毛利率接近90%,已成长为公司最具潜力的核心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保持研发强度的同时,逐步优化投入结构。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2亿元,同比增长近30%,但更多资源聚焦于高潜力抗体分子的临床前开发,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
全球合作频频,ADC创新成果亮相
在ADC领域,百奥赛图的国际合作亦捷报频传。进入9月,公司先后宣布三项重量级交易:
与Tubulis合作:基于RenMice平台授权抗体序列,结合Tubulis专有连接子与有效载荷技术,联合开发新一代ADC疗法;
与德国默克深化合作:探索抗体偶联LNP递送系统,这是双方继2022年后的第三次携手,合作层级不断升级;
与IDEAYA Biosciences:推进双特异性ADC IDE034,该药物基于RenLite平台,临床前数据显示在多种实体瘤模型中疗效显著,预计今年提交IND申请。
这些合作不仅带来首付款、里程碑及销售分成的多元化收益,更验证了公司技术平台在全球ADC产业链中的稀缺价值。
出海样本:中国创新的全球化突围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快速增长,仅2025年上半年总金额就超过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这股出海浪潮中,百奥赛图以平台模式深度嵌入国际医药生态,不再局限于单点产品,而是输出系统化能力。
这种从“服务”到“产品”的转型,使百奥赛图逐步具备了抗风险、穿越周期的能力。无论是模式动物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还是“千鼠万抗”驱动的高增长抗体转让业务,都为公司构建了“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资本市场亦对这一模式给予高度认可。自2024年底至2025年8月,公司股价涨幅一度超过400%,跻身港股Biotech板块的领涨龙头。
结语
ADC浪潮席卷全球,产业链分工日益精细。在这场跨越周期的产业变革中,百奥赛图凭借独特的技术平台与商业模式,完成了从“国内模式动物龙头”到“全球抗体源头分子供应”的跃迁。随着海外合作不断拓展、抗体货架持续放量,公司正在成为中国Biotech出海的典型样本,也为全球新药研发提供了来自东方的创新引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