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国内科技巨头字节跳动首次大手笔购买碳信用额。
近日,美国碳信用额管理公司Rubicon Carbon宣布,字节跳动已购买超过10万吨碳信用额的回收权。这些碳信用额是通过Rubicon Carbon的旗舰碳信用额产品Rubicon Carbon Tonne (下称RCT)购买。该公司未披露购买的具体金额。
碳信用是一种环境金融工具,代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碳信用允许那些减少排放量低于其排放配额的企业,将其剩余配额出售给那些超过配额的企业。
字节跳动成立于2012年,旗下拥有十多款产品,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TikTok(海外版抖音)等。
2023年3月,字节跳动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基于这一目标,字节跳动计划在2030年底前通过主动减排,减少至少90%的运营排放,其余10%将通过碳抵消的方式完成。
字节跳动彼时称,其大部分的碳排放来自全球数据中心,部分数据中心已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该公司计划在2030年底前实现全球运营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将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升级与转型推向新阶段,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布局智算中心,为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提供支持。
与之相对应的,是不断增长的能源电力消耗。根据高盛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增长1.6倍。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能源转型项目主任李鑫迪告诉界面新闻,数据中心对于用电稳定性要求很高,所以对于可再生供电的波动性需要有很好的处理方案,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大多数数据中心仍统一从大电网购电,因此其碳足迹与电网整体脱碳速度密切相关。
“作为高耗能科技企业,字节跳动购买碳信用是其抵消短期难以削减碳排放的必要手段。”安徽省经济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汤丽洁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此举正推动“碳管理”从环保口号转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碳中和已成为头部企业的标配,并可能引领行业效仿。
“但从长期看,要实现真正可持续的碳中和,仅依赖碳信用是远远不够的。”汤丽洁认为,企业必须通过技术革新提升能效、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系统性举措,方能构建零碳数字生态。
据字节跳动公益官网,该公司已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报告并未披露当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关键数据。
碳信用领域的信息服务平台CARBON CREDITS指出,字节跳动旗下产品TikTok的碳排放足迹巨大,且仍不断增长。用户平均每天在该应用上花费95分钟,每天查看约19次。这种高参与度导致能源消耗量巨大。在美国尤其如此,因为美国大部分电力都来自化石燃料。
CARBON CREDITS数据显示,TikTok仅在美国运营每年就产生6426万公斤二氧化碳,大致相当于4000名普通美国人一年的碳足迹;TikTok在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5000万吨。
一架波音747从伦敦飞往纽约的单次航班约排放200吨二氧化碳。5000万吨相当于25万次此类航班的总排放量,相当于每天有685架次跨大西洋航班的碳排放。
字节跳动未在国内上市,原则上无须强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但其当前购碳动作也暗含对监管趋势的前瞻响应。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绿色经济政策项目主任刘雪野告诉界面新闻,鉴于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和财政部正在推进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等政策,以及全球范围内日益趋严的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监管趋势,字节跳动购买碳信用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其对各司法辖区日益增长的可持续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的一种积极回应和前瞻性布局。
刘雪野认为,购买碳信用本身并非直接的自身减排行为和披露行为,但它体现了企业在面对全球碳中和目标和强制性披露压力下,为管理和中和自身碳足迹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这种行动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更好地展示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进展,从而满足监管机构、投资者及公众对企业环境责任和透明度的期望。
去7月,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苏州高新区(虎丘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发布《绿色云端2024》报告,该《报告》选取了中国25家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对他们的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表现进行评价。
其中,字节跳动在10家互联网云服务企业中排名第四,落后于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且其综合评分为54.72分,未及格。

目前,企业如果一味依赖购买碳信用等来实现碳中和,而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减排措施,如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行为,会被环保人士视为有“漂绿”之嫌。
碳阻迹咨询师向界面新闻表示,在当前气候背景下,字节跳动购买碳信用可以扩大企业影响力,目前他们并未提及用这部分碳信用做了任何中和或者抵消,只能算一种投资,所以原则上不能被定性为“漂绿”,未来项目实际实施的情况还有待验证,企业预购碳信用也是对这类项目的一种支持。
Rubicon Carbon在发布的文件中强调,RCT是主动管理的优质碳信用额组合,这些信用额来自全球项目,包括基于自然的项目、超级污染物消除项目和碳去除项目。
字节跳动此次收购的RCT包括基于自然的减排信用额和碳去除信用额。Rubicon Carbon表示,这些优质碳信用额能降低未来成本飙升和供应问题的风险。
这并非字节跳动的首个环保举措。2月19日,瑞士碳捕获公司Climeworks宣布与TikTok合作,以增强碳去除解决方案,包括直接空气捕获(DAC)、生物炭和重新造林。目标是到2030年减少大气中5100吨二氧化碳。
当前,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正通过布局碳信用市场加速推进气候目标落地。包括包括亚马逊、微软,以及Facebook的母公司Meta都采取了类似的举措。
2023年9月,亚马逊宣布在未来10年内从1PointFive公司处购买25万吨二氧化碳去除信用额,并投资Climate技术公司CarbonCapture Inc。
今年4月,Meta与林业投资和管理公司EFM达成协议,到2035年提供67.6万个基于自然的碳去除信用额度。
今年5月中旬,Rubicon Carbon还与微软签署框架协议,将购买1800万吨优质碳去除信用额,这是全球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单一买家承诺之一。根据该协议,每笔碳去除交易将以15至20年的承购期进行,以支持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造林、再造林和植被恢复(ARR)项目。
自愿碳市场正在迅速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数据,如果可信度和透明度问题得到解决,该市场到2037年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约合7.17万亿元人民币)。随着法规收紧和气候风险成为更大的商业关切,预计公司将在气候行动上投入更多资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