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直播间”是直播电商平台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兴赛道。近期,有媒体曝光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有游客反映在直播间预订的“精品团”实际体验大打折扣、与宣称不符等问题。
旅游产品“翻车”虽不是新鲜事,但直播销售无序发展下却滋生了新的隐患。行程、食宿安排均与直播间主播宣传不符,质疑后却被导游告知“爱走不走,退团不退钱”;直播间主播宣称“我们是自己的团,自己的司机,自己的导游”,到现场后却发现被旅行社转手多次……主播只管卖货、旅行社随意转包,最终风险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许多人遭遇问题后常因找不到责任主体,被各方推诿,陷入“求助无门”的困境,不仅消耗着消费者的信任,更扰乱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事实上,这些乱象并非无法追责,无论是线上直播间销售,还是线下传统报名,旅游产品都具有特殊性,其经营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因此,规范直播间旅游产品,关键在于以资质做捆绑,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信用体系。可采取授权机制,将直播间经营主体与执行主体严格绑定,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都要共同承担责任。
监管要长出獠牙。平台作为流量入口,必须压实责任,严格审核入驻商家资质,对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的行为及时叫停并严厉打击;主播不能只当“销售员”,更要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一旦涉及违法违规,需与商家共同承担责任。监管部门和平台需要将失信主体纳入黑名单,对问题严重的商家实施市场禁入,以信用约束倒逼行业规范。
对于旅游行业而言,通过直播进行销售旅游产品是新机遇,更是新考验。今年8月13日,某短视频平台团购带货全国总榜显示,排名前20位的直播间中有一半是旅游产品。事实证明,直播间已成为旅游行业重要销售渠道之一,这无疑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若部分从业者抱着“赚快钱”的旧观念,用套路消耗市场信任,实属短视。惟有摒弃套路、提升服务水平,守住法律底线与诚信初心,才能抓住消费升级的红利,实现行业的长久繁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