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荣浩每经编辑|陈梦妤
富力地产又有核心资产被摆上了拍卖台。
据京东法拍,位于福建泉州市区的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将于11月3日迎来整栋拍卖,起拍价约3.31亿元,较4.73亿元的市场参考价折让近30%。
这座占地18.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8万平方米的24层建筑,曾是泉州高端酒店的标杆之一,如今却成为富力地产债务高压下的处置标的。
8年前,富力地产以189.55亿元收购万达系73家城市酒店,一时风光无两。但8年间,剧情彻底反转。
富力地产2024年年报显示,其仅剩下22家酒店资产。而随着近期泉州、廊坊等地万达系酒店相继被拍卖,富力地产持有的酒店资产即将跌破20家。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富力地产等出险房企处置核心资产已是行业普遍动作,虽能通过拍卖快速回笼资金,但相对于巨额债务还只是杯水车薪。这些资产处置的最大价值在于避免交叉违约、维持公开市场信用,而非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2017年那场震动行业的“世纪交易”,让富力地产将73家万达系酒店收入囊中,加上原有资产,其豪华酒店持有量飙升至89家,一举成为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彼时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乐观预估,这些酒店每年能贡献70亿元收入和15亿元净利润,成为公司稳定的利润引擎。
但这宗看似完美的交易,日后却成为企业的重担之一。
每经记者梳理发现,从2022年起,富力地产开始采取“卖酒店求生”模式。
2022年6月,北京万达嘉华酒店以5.5亿元出售,较收购成本亏损653万元,成为富力地产抛售酒店的开端;同年12月,福州威斯汀酒店以4.3亿元成交,较评估价缩水30%。
2024年,富力地产以16亿英镑抛售伦敦ONE项目,较2017年收购价缩水46%。
进入2025年,拍卖潮仍在延续。
9月9日,长沙富力万达文华酒店以约5.13亿元成交;9月23日,廊坊富力万达嘉华酒店首次法拍流拍,评估值2.77亿元,七折起拍价1.94亿元,因无人报名流拍;10月23日,宁德富力万达嘉华酒店将以五六折二次法拍,起拍价约2.78亿元。
而11月3日,如前所述,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将整栋拍卖。
至于这些资产被处置的原因,富力地产在2024年9月的公告中提到,因一笔6.14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未偿还,旗下68家酒店以及一栋写字楼被债权人接管,这是导致其酒店数量大幅减少的重要原因。
截至2024年底,富力地产对外披露的酒店资产数量为22家。
每经记者梳理各大资产平台富力地产相关信息了解到,随着长沙(已成交)、宁德(待法拍)、泉州(待法拍)等地的酒店陆续被处置,富力地产持有的酒店资产数量即将跌破20家。
从财务数据看,富力地产剩余资产能否支撑其渡过难关仍是未知数。
2025年上半年,富力地产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43%至57.6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亏损40.46亿元,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含受限资金)为35.08亿元,而同期流动负债高达248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就有975.9亿元。
作为早在2004年就进军高端酒店业的房企,富力地产曾六次获得“中国酒店业最佳业主”称号,至今仍是亚太区丽思卡尔顿品牌最大业主,旗下广州柏悦、北京富力万丽等项目都是行业标杆。
2011~2016年,富力地产酒店业务营业额占投资物业运营收入的比重均在55%以上,即便是在2018~2024年酒店业务连年亏损期间,其酒店营收规模在国内地产系酒店中仍位居前列。
从行业背景来看,富力地产的困境并非个例。仲量联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内地酒店投资交易总额178.7亿元,其中68%的卖方为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融资困难的背景下,“卖酒店回血”已成为不少出险房企的普遍选择。
同时,高端酒店市场本身也面临挑战。据国际酒店数据服务机构STR报告,中国酒店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2025年上半年整体RevPAR(单房收益)同比下降5%,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下滑。
在柏文喜看来,资产“割肉”只是序幕,预计出险企业的商业资产法拍将呈现“供给放量—价格寻底—运营分化”三阶段。对机构而言,真正的机会出现在第二阶段末期:当法拍折价足够深、产权分割政策明朗、运营团队就位时,核心地段的不良商业资产才会从“烫手山芋”变成“价值金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京东法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