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贸易卷土重来,美国股债汇“三杀”,全球资产巨震。在外围市场大跌之后,A股下周一的走势备受关注,此次事件是否会引发A股重演4月行情,以及未来走向,周末各大券商纷纷做出解读。
综合来看,各大券商观点普遍乐观,认为短期因情绪导致的波动或许难以避免,但是A股向上的大趋势不变,中国版“平准基金”已起到了良好的稳市作用,未来如果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稳市机制将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债券市场,券商也指出,关税事件作为短期的外部冲击,本次行情或与4月行情“形似而神不似”,不会改变四季度债市交易的底层逻辑。望下一阶段,短期债市迎来相对难得的回暖时机,或应把握切券调仓机会,将配置交易重心由30年国债逐步向10年国债转移。权益牛市的大趋势或不会就此终结,若后续开盘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或意味着更具性价比的配置点位。
A股或现小幅波动,向上趋势不变
民生宏观认为本轮与4月最大的不同在于,中方“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应对态度——没有针锋相对、继续升级反制,而是说明情况、亮明底线,以及白宫在关税等政策上的“留有余地”(不是立即生效,留有谈判的时间),这为可能的摩擦升级降了降温。
目前看来本轮更像5月,而非4月。4月的剧本是关税不停地加码,最终在市场不堪重负下,美国选择让步;5月则是首次谈判后,双方有意避免脱轨的基调已经定下,阶段性摩擦仍可控,最终以通话破局。这一次,结合周末特朗普答记者问中体现的克制,以及中方的理性应对,我们依旧认为双方之间的这一基调没有改变,不会成为市场的拐点性事件。
本次关税的升级之前已有苗头。9月就Tiktok达成初步协议之后,美国依旧“小动作不断”。尤其是9月29日美国出台史上最严股权50%穿透管制规则,进一步强化技术封锁。随后中方升级了对稀土及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特朗普关税升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民生宏观提到短期市场风格或阶段性切换,但主线逻辑清晰:短期看,资金出于避险需求可能流入红利等防御性板块;但从中长期视角,中美关系演绎的大背景下,稀土、国产替代、军工仍是核心主线,具备持续配置价值。至于内需等周期性板块,其修复节奏更依赖后续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不必操之过急。
指出,中美竞合关系始终是宏观层面的不变主题,全球化深度演绎了20年,没有一方在短期内可以做到硬拖钩,但也不会如市场所期待的一帆风顺,摩擦不可避免,债市就处于有利位置,需要时刻保持做多的势能。至于债市的空间,由于市场有了参照系、也更加理性地评估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以4月对等关税为例,时间维度可能演绎2~4个交易日,空间维度按照4月的一半估计,也即长端利率下行10个bp以内,短期内10年国债有望挑战1.7%。
认为对市场的影响预计会相对可控。一方面,目前美国宣布的关税政策是在11月初执行,两国还有谈判的时间和空间,是否会落地新增关税还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即使新加关税落地,预计特朗普政府最终还是会纠偏政策,这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从宏观视角看,本次关税冲击和4月那次相比,需要考虑其他几方面因素。首先,市场是有“经验”和“记忆”的。4月份,全球是初次经历美国对主要经济体的对等关税,关税摩擦到底会持续多久,可能加码的幅度有多大,美国政府是否会纠偏、以及纠偏速度会多快,都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但经历了4月的关税摩擦“实验”后,市场是会有“经验”和“记忆”的,尤其是风险资产先经历大幅调整,之后又快速收复跌幅,甚至创出了新高。
其次,中国的应对经验更丰富。经过4月的关税实验以后,我国有望在应对方式和工具上更加精准有效。例如在4月初对等关税落地时,我国风险资产也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之后在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风险资产普遍触底反弹。在企业层面上,出口型企业也逐渐找到了应对关税的办法。
此外,当前的宏观信心和预期会更强一些。4月时大家不仅担心外部风险的冲击,也对国内的经济需求端、供给端有一定的顾虑。但在过去几个月,我国供给端的优势没有被限制住,需求侧也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信心和预期是比之前更强。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A股或现小幅波动,向上趋势不变,伴随市场风格切换。短期不确定性的上升将降低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前期获利盘较大也使得投资者将重新审视市场定价是否合理。不过,仍然看好后续中国市场投资机会。其一,特朗普TACO概率大,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实际影响有限;其二,中国逆周期政策仍具有较大空间,增量储备政策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其三,二季度以来,中国版“平准基金”已起到了良好的稳市作用,未来如果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稳市机制将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研报指出,本轮关税冲突短期或对市场带来一定扰动,但中长期不改A股继续走牛特征。市场的学习效应较强,目前看本轮冲突大概率不及4月,而4月冲突中A股短期波动,后续随着中美关系好转+中长期资金积极托底市场,A股走出独立行情。本轮重点仍关注后续中美谈判进展,尤其是10月底APEC会议成果;中长期维持对A股看好态度,一是外需短期虽承压,经济向好趋势不变,中国企业将继续保持中长期全球竞争优势,全球出口有冲击但韧性尤强;二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三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四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预计将为后续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海外与港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Kevin撰文指出,短期因情绪导致的波动或许难以避免,但市场也会密切观望11月前的谈判进展。如果投资者已调降部分仓位,可以观望并选择更好时机以更低成本再介入优质景气方向,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点。如果投资者没有降仓位,可能也没必要在一开始最恐慌的时候操作,可以待恐慌略微缓解反抽后适度根据需要调整。
不会改变四季度债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至于债券市场,固收研报称,本次行情或与4月行情“形似而神不似”,把握事件冲击后的调仓机会。展望下一阶段,短期债市迎来相对难得的回暖时机,或应把握切券调仓机会,将配置交易重心由30年国债逐步向10年国债转移。权益牛市的大趋势或不会就此终结,若后续开盘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或意味着更具性价比的配置点位。银河证券认为,债券短期利好,中期看政策组合。汇率方面,短期中美关税博弈将成为汇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别为7.1-7.2。
研报指出,参考今年4月的市场表现,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后,截至4月7日,10Y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16BP。若本轮冲击再度引发市场避险情绪,或将重现类似的交易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关税事件作为短期的外部冲击,可能不会改变四季度债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研报认为,短期关税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波动会被放大,本次美股调整更加类似扰动因素,预计调整10%至20%,目前是调整初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黄金仍有配置价值;中期特朗普大概率见好就收防止内部风险失控,对权益类资产无需过度悲观。债市短期或现交易机会类比今年4月,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曾导致债市利率快速下行,那么此次事件是否导致债市可能重演类似行情,从而打破近期债市的震荡格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