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OpenAI与英伟达公司携手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如今,两家企业再度联手,通过一项合作协议为成本更高的AI发展阶段铺路,而这份协议也迅速重燃起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
英伟达于9月22日表示,将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助力这家ChatGPT开发商大规模建设配备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部分分析师指出,这笔交易引发了一个疑问:英伟达是否在通过巨额投资提振市场,从而维持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需求?
“此举显然会加剧‘循环融资’担忧,”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师斯特西拉斯贡(Stacy Rasgon)在协议公布后致投资者的报告中写道。
在AI热潮的多数时间里,这类担忧始终以不同程度萦绕着英伟达。据PitchBook的数据,这家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参与了50余笔AI领域风险投资交易,且今年有望突破这一数字。部分获投企业——包括AI模型开发商与云服务提供商——随后会把资金用于采购英伟达昂贵的图形处理器。
但拉斯贡指出,对OpenAI的投资规模“似乎使其他所有投资相形见绌”。他进一步写道,该交易“可能会使这些担忧较以往更为强烈,并(或确有理由)引发对其背后动机的质疑”。拉斯贡补充称,英伟达已表示对OpenAI的投资不会用于“直接购买”英伟达产品。
包括与在内的其他科技巨头也曾对顶尖AI初创企业进行过战略投资,旨在为其云计算业务引流。但英伟达在AI生态中占据独特地位,其主导的先进芯片市场是训练前沿AI模型的关键。因此,该公司可谓迄今AI热潮中的最大赢家。
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亦正值行业面临不确定性之际。越来越多业内外部人士承认AI存在类似25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风险。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曾表示,尽管他坚信AI的长期潜力并认为需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支持性基础设施,但部分AI初创企业的估值或缺乏合理性。
作为一家尚未盈利的企业,OpenAI通过与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深化合作,将可以获得其目前难以独立获取的融资与算力资源。
“这就像让父母为你人生第一笔房贷做担保一样,”券商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的分析师杰伊戈德堡(Jay Goldberg)表示。他是业内少数对英伟达股票给予“卖出”评级的分析师之一。
戈德堡称,他认为这笔交易带有一丝循环融资的意味,或可视为“泡沫式行为”的象征。
“形势向好时,这种模式会锦上添花——业务增长会更快,数据表现也会大幅提升,”他表示,“但当周期逆转(而周期必然会逆转)时,它会让下行风险变得愈发严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