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 CEO 孙东旭的离职,不仅是一场个人职业变动的谢幕,更是俞敏洪事业版图中 " 合伙人模式 " 困境的缩影。
近日,俞敏洪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确认,孙东旭因个人原因已从东方甄选离职。这位东方甄选的前 CEO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舆论风波后,最终选择了离开。
至此,处于 " 小作文 " 事件风暴中心的董宇辉和孙东旭均已离开东方甄选,为这家明星公司持续了两年的闹剧划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01 董孙相争,双输结局
孙东旭与东方甄选的缘分可追溯至 2007 年。从南开大学毕业后,他加入新东方,从一线教师逐步晋升至区域总裁、集团副总裁。
2019 年,孙东旭开始担任新东方在线 CEO,并在新东方在线更名为 " 东方甄选 " 后继续担任 CEO。
在东方甄选的创业阶段,孙东旭是搭建供应链体系的关键人物。他押注抖音,用中英双语带货,营造文化氛围,把东方甄选直播间打造成具有知识付费属性的独特 IP。
在供应链端,他推行 " 产地直采 + 严格质检 " 的模式,将退货率压至 1% 以内。
然而,2022 年夏天,董宇辉的爆红让原本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偏差。2023 年 12 月的 " 小作文 " 事件,彻底激化了孙东旭与董宇辉之间的矛盾。
孙东旭在直播间的 " 摔手机 " 行为和公开谈论董宇辉年薪的举动,彻底引爆了舆论。
事件发生后,俞敏洪迅速介入。12 月 16 日,东方甄选董事会宣布,免去孙东旭的执行董事、CEO 职务,由俞敏洪亲自兼任。
尽管俞敏洪当时强调," 不能因为一个人一时的错误,就把这个人原来的贡献给抹去 ",但孙东旭的退居幕后已成定局。
02 业绩洗牌,转型阵痛
董宇辉和孙东旭的相继离开,对东方甄选的经营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最新的财报数据揭示了一家处于转型阵痛期的企业。
根据东方甄选 2025 财年(2024 年 6 月 1 日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业绩报告,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总营收为 43.9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65.26 亿元下降 32.7%;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为 619.1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2.49 亿元大幅下降 97.5%。
从商品交易总额来看,东方甄选 2025 财年的总 GMV 为 87 亿元,相比上个财年的 143 亿元缩水近四成。抖音平台上的已付订单数量也从 2024 财年的 1.8 亿单降至 9160 万单。
值得注意的是,若剔除出售 " 与辉同行 " 的财务影响,东方甄选经调整净溢利为 1.354 亿元,同比增加 30%。
这一数据表明,在剥离了董宇辉的 " 与辉同行 " 后,东方甄选的核心业务仍展现出一定的盈利能力。
03 自营产品,新增长引擎?
在失去头部主播的背景下,东方甄选正全力押注自营产品战略,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财报数据显示,自营产品已成为东方甄选的主要增长动力,在 2025 财年占总 GMV 约 43.8%。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东方甄选已累计推出 732 款自营产品,较 2024 财年的 488 款大幅增加。
东方甄选正努力构建自己的产品和渠道体系。为强化配送服务体系,其首个自营产品冷链仓 " 东方甄选华中一号仓 " 已投入运行。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发展自主平台,东方甄选 App 的 GMV 占总 GMV 的比重从 2024 财年的 8.4% 提升至 15.7%。
俞敏洪表示:"2025 财年我们所经历的挑战,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东方甄选的核心商业模式。我们以挑选优质产品的直播平台为中心,并以自营产品作为长期定位,进行了全面的布局。"
04 内部治理,矛盾激化
孙东旭的离开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东方甄选内部治理问题的集中体现。从 " 小作文 " 事件到主播频频 " 拆台 ",东方甄选的内部矛盾屡次被公开化。
2024 年 7 月,东方甄选主播顿顿在美丽生活直播间表示,自己最近对公司管理有些失望,例如公司开新账号完全不跟主播商量沟通,出现互联网舆情时公司的公关部门不作为。
顿顿直言 " 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失望 "。
尽管顿顿随后改口称自己对公司的抱怨就像 " 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吐槽 ",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外界对东方甄选内部管理的质疑。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表示,从 " 小作文 " 事件开始到这次顿顿直播间公开吐槽,东方甄选内部矛盾被公开化,说明其在企业内部治理能力上存在问题。
在内部控制方面,东方甄选曾宣称 " 稳健运营,坚守合规底线 ",并制定了《反舞弊与反腐败管理制度》《举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内部规范。
但显然,公司未能有效处理高管与明星主播之间的关系。
05 俞敏洪的 " 合伙人 " 困境
孙东旭的离开,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这么多高管与俞敏洪分手?
纵观新东方的发展史,高管离职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从早期的罗永浩、李笑来,到后来的陈向东,再到如今的孙东旭和董宇辉,俞敏洪的 " 中国合伙人 " 故事屡屡上演分手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董宇辉此前的 " 单飞 ",还是此次孙东旭的正式离职,俞敏洪在声明中都会着重强调与当事人 " 关系良好 ",营造出 " 和平分手 "、" 好聚好散 " 的氛围。
但这种处理方式,也让俞敏洪自身陷入 " 强装体面 "、" 刻意做老好人 " 的舆论质疑中。
在孙东旭离职消息公布后,俞敏洪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晒出与相识超 40 年的老伙伴、新东方 CEO 周成刚的合照,照片中的二人笑逐颜开。
随后,他又发布了一条视频,在 " 新东方打工人之歌 " 中,员工肆无忌惮地用歌词吐槽自己对公司的种种 " 不满 "。
这似乎正是他向 " 看客 " 们的回应:离开孙董二人之后,路还要走,而他背后不是空无一人。
06 前路挑战依旧
对于东方甄选而言,孙东旭的离开在业绩和资本层面对公司的影响,大概率无法与当时董宇辉自立门户相相提并论。但公司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在失去超级主播后,东方甄选迟迟没有实现理想中的 " 产品驱动 "、" 品牌驱动 "。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东方甄选 App 的付费会员数为 26.43 万人,但据此前数据显示,其会员续费率只有 40%50%,远不及山姆的续费水平。
在供应链深度方面,东方甄选虽自建上游供应链,且与第三方代工厂进行深度合作,但由于自营 GMV 相对有限,其对供应商议价能力有所不足。
此外,东方甄选还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交个朋友、美 ONE 等头部直播电商机构仍在持续扩张业务版图。
同时,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核心内容平台也在不断加大对自有电商生态的扶持力度,挤压第三方机构的生存空间。
东方甄选股价在孙东旭离职次日一度下跌超过 6%,创下逾三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位。与 2023 年 1 月 740 亿港元的峰值市值相比,东方甄选市值已蒸发了超 500 亿港元。
孙东旭的离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俞敏洪曾试图在传统教育公司的权威管理和 MCN 机构的情感连接之间找到平衡,但这条路走得并不顺畅。
如今,俞敏洪再次回到了舞台中央,他能否带领东方甄选走出当前的困境,仍需市场检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