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919近距离驶过观众身旁
“连续举办7届的南昌飞行大会,已不仅是一场蓝天盛会,更是南昌卡位全国航空展会格局的关键落子。”
蓝天之上,“南昌造”飞机正彰显英雄城航空产业的“硬核实力”。
10月31日,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幕,当飞机引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挑动上万观众心跳的那一刻,此起彼伏的欢呼不仅为飞行表演喝彩,更是为翱翔天空的“中国制造”欢呼。
连续举办7届的南昌飞行大会,已不仅是一场蓝天盛会,更是南昌卡位全国航空展会格局的关键落子,它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在中国的航空展会版图上,南昌拥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世界的航空视野里,南昌,期待被重新定义。

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开幕式。 南昌高新区供图
飞起来的“南昌造”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大飞机,太震撼了!”
2025南昌飞行大会飞行表演的“大幕”刚一拉开,空军航空大学“天之翼”飞行表演队驾驶9架“初教-6”飞机以“雁队”阵型划破苍穹,在编队不断变换下,“七机开花”带出的彩烟在空中如花朵般绽放,“四机如影随形”时战机短间距飞行动作引来观众阵阵惊呼。
“初教-6”卷起的尾流还未散去,跑道另一头已响起潮水般的掌声。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缓缓驶过观众身旁,庞大机身尽显磅礴气势。当C919与C909组成的3机编队平稳飞过观众头顶时,手机、相机齐刷刷举起,快门声此起彼伏,定格国产大飞机翱翔的身姿。
精彩不止于此。作为全球唯一一支以重型战斗机进行编队特技飞行的飞行表演队,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首次赴昌参展。表演队驾驶6架战斗机,先后进行6机编队、4机编队、双机编队和单机特技飞行,“落叶飘”“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等经典机动动作,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
“不虚此行!”在现场,不少远道而来的航空迷、摄影迷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珠海航展整体倾向于防务,长春航展主要展示装备的性能特点,而南昌飞行大会偏向于民航使用的机型。”连续看过珠海、长春、南昌三地航展的自媒体博主“狐说”如此点评各地特色。
这一次掠过蓝天的初教-6、C919飞机,无疑是“南昌造”的一次集中展示。
从1935年中意飞机制造厂落户,到1954年初教5直冲云霄,终结中国“不能造飞机”的历史,一代代南昌航空人接力奋进,陆续创造了新中国飞机制造领域的“多个第一”: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运-5”,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飞机“初教-6”,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强-5”,第一架农林专用飞机“农-5A”,第一架喷气式高级基础教练机K-8,第一架高级教练机L-15……
如今,南昌深度融入国家大飞机发展体系,承担C919大型客机的机体制造、C929中后机身复材研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C909交付量占全国三分之一,60余家航空企业聚集南昌航空城。从单机制造到产业链集群,从教练机到大飞机配套,一条日益清晰的航空产业链正加速成长壮大。

空军航空大学“天之翼”飞行表演队编队飞行。 南昌高新区供图
“展”出来的产业新路
走进以“低空无界,赣向未来”为主题的南昌飞行大会航空企业展,一批航空领域最新技术与成果令人目不暇接,通航飞机、eVTOL等整机,各种类型无人机及其动力系统、复合材料,高教机整机结构件等,让观众领略到低空经济发展的“硬核实力”。
“今年我们带来的这款eVTOL飞行器,是首次在南昌飞行大会上亮相,它以新能源电动力驱动,可进行垂直起降,将来可以成为一些城市交通、个人通行的飞行器。”在航峰智能(东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区,研发部负责人赵雷正介绍着最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
而在另一边,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搭建的“模拟机带飞教学”设备旁早已排起了长龙,不少观众坐上操控台,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过足“航空瘾”。
“南昌飞行大会不仅是集中展示航空产业最新成果与前沿技术的平台,更是推动产业交流协作、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盛会。”此前,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马煜洲在发布会上的表述,道出了大会的核心价值。
这种“以会为媒”的合作模式,既为南昌航空产业引入先进经验与资源,也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对接全国市场,激活了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开幕式当天,有2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67亿元,涵盖航空、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参展商从最初以本土企业为主,到如今参展对象涵盖产学研各类主体;参展品由单一的航空配套设备,延伸到低空物流、飞行培训、适航服务、智能运维等低空经济各个品类。
这种跨越式变化,折射出南昌航空产业已从“单点制造”向“生态集群”转型,并构建出覆盖研发、制造、飞行、保障的完整产业链。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 南昌高新区供图
“跑”起来的发展新局
当下,南昌正以“有中创优”的韧劲激活产业根基。
作为国家首批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南昌依托南昌航空城产业集群,将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低空经济领域倾斜,形成了涵盖自主研发、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等相对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条。
“目前,南昌航空城已集聚航空工业洪都、商飞(江西)2家整机制造企业,吸引了中发天信、三瑞科技、中航光电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航空制造企业总数达60家,逐步形成以航空飞行器制造为核心,研发设计、实验试飞、运营服务为支撑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南昌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骆军表示。
为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产业空间、强化承载能力,南昌市正在新建经开区规划建设南昌西部航空产业园。作为航空产业集群的重要延伸载体,该产业园将重点聚焦航空配套制造、低空应用等细分领域,与南昌航空城形成功能互补的产业布局。
除南昌之外,江西其他地方也不甘落后,纷纷布局低空经济。
景德镇市立足直升机制造优势,打造航空小镇,构建起涵盖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大飞机部件的航空产品体系,推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发掘了警用巡逻、空中游览、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森林灭火以及eVTOL应用等新兴场景。
共青城则聚焦小型无人机赛道,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助推“低空+文旅”“低空+农业”等多元化新场景落地应用,串联起从硬件生产到场景应用的产业链条。
赣州南康区则建成国内首个双台式工业级无人机射流式风洞实验室,首创的无人机适航技术服务代理机制,打造出“研发在沿海、测试制造在南康”的产业互补模式。
放眼全省,“南昌发展大飞机、景德镇发展直升机、共青城发展无人机”的产业布局愈加清晰,江西正以全域协同的态势,在低空经济赛道上乘风而起、逐梦蓝天。
原标题:《来英雄城共赴“蓝天盛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